2015年電商物流發(fā)展趨勢預測(下)
電商生鮮物流
雖然在普貨快遞物流上,農(nóng)村市場遠遜于城市。但是在生鮮冷鏈物流上,城市和農(nóng)村卻也都基本上差不多的。因為在2014年,全國只有20多個城市啟用了冷鏈快遞,但是其中絕多數(shù)還是“偽冷鏈”的操作模式。夏季的時候用一下冰塊保溫,秋冬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包裹直接“裸奔”。
但是如上所說生鮮是電子商務還沒有啃下來的萬億級市場,也是電商最后的藍海市場、也是消費的高頻市場。這也就決定了在完成了3C、圖書、鞋帽市場布局的電商大佬們必須全力以赴的主攻生鮮。而生鮮最大的難點就是物流。如何在不同的溫控要求下,將不同的商品保質的、遠距離的、準時的以及在合適成本下送到消費者手里就成為廣大生鮮電子商務企業(yè)最頭疼的難題之一。
因此,我們將會看到在2015年電商物流將會持續(xù)的投入生鮮冷鏈宅配上。但是羅馬不是在一年建成的,京東的B2C也是經(jīng)過多年的演進才能成今天這般規(guī)模。所以生鮮快遞物流將會一直持續(xù)多年,而且也許會多年一直維持秋季話題火爆異常,但是冬春兩季無人討論、夏季沒有時間討論的周期性循環(huán)模式。
四、建立快遞包裝的可回收體系
在快遞物流方便我們的生活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快遞包裝問題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140億個包裹,需要大量的包裝紙箱或者外封塑料袋以及進行包裝的膠帶和各種填充物等。而在這些包裝中,除了紙箱可以自然分解之外,其它的如塑料、膠帶和多數(shù)的填充物都是不可降解的。
雖然很多企業(yè)也都開始關注要使用可降解材質作為包裝袋,但是出于成本的壓力,可降解材料的推廣并不是很普遍。
因此如何建立快遞包裝的可回收體系將會在2015年是一個較為熱門的話題。尤其是隨著生鮮冷鏈宅配的深入和開始普及。因為在當前的生鮮冷鏈宅配中,包裝耗材的消耗是更加的觸目驚心,而且成本相當之高。